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教案合辑 >

小班室内集体游戏教案

范文小馒头分享 110739

范文小馒头 分享

小班室内集体游戏教案

小班室内集体游戏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刚刚进入集体生活,喜欢新奇、有趣、动手性强的活动。本次活动力图从幼儿的玩报纸入手,通过让幼儿摆弄报纸、撕、揉、团报纸等幼儿感兴趣活动,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整个活动以游戏方式贯穿整个活动的始终,自然、有趣,幼儿参与性强,用幼儿自制的纸球做游戏,使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使幼儿感受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同时,通过撕与团两个相反的动作,巧妙地将撕报纸和拣纸屑活动结合起来,在自然的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环保意识。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撕、揉、捏、团报纸,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

  2、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3、进一步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废报纸若干,10╳10cm左右的小方布块每人一块,皮筋若干。

  三、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法、游戏法、动作与行为练习法。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幼儿:

  1、师生一起做手指游戏。

  2、游戏“小小脑袋藏起来。”

  (二)撕报纸:

  教师讲解、示范方法,引导孩子将报纸撕碎。告诉幼儿报纸不能随便乱扔。

  (三)团纸球:引导幼儿将碎纸屑全部揉抓在手里,要求地面干净无纸屑。

  (四)玩纸球:将纸球用方布包起来,启发幼儿用多种方法玩纸球。

  (五)带幼儿到户外玩游戏,自然结束本节课。

  小班室内集体游戏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能够说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了解其颜色、味道等特征。

  2、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操作,并能用语言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激发幼儿爱吃水果的情感,体验同伴交流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几种常见水果若干、神秘纸盒一个、画有水果轮廓的作业纸若干、水彩笔若干。幼儿有对水果的认识经验。

  2、经验准备:幼儿对水果有一定的经验(认识几种常见水果)。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几种常见水果的外形特征

  谈话导入活动。今天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水果宝宝,小朋友们看看是谁呀?

  (1)依次出示苹果、香蕉、桔子、梨,我们向它们问个好吧?

  引导幼儿说出完整的句子,“你好苹果、香蕉、桔子、梨宝宝!”

  (2)让幼儿数一数有几种水果。

  (3)认识水果的颜色及形状。

  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它们是什么形状的?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充分发言。

  2、鼓励幼儿练习剥香蕉、桔子皮等,并品尝多种美味的水果。

  (1)说说水果的吃法。

  这些水果怎么吃?

  香蕉、桔子要剥皮以后才能吃;苹果,梨要洗净或去皮之后才能吃。

  (2)幼儿自己动手剥香蕉、桔子并品尝多种美味水果。

  (3)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品尝了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苹果:酸酸的、甜甜的;香蕉:甜甜的;桔子:酸酸的;梨:甜甜的、脆脆的。

  (4)教育幼儿多吃水果身体棒。

  水果里面有丰富的营养,含有多种维生素,多吃水果不感冒,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强壮。

  (5)教育幼儿不乱扔果皮,果核。

  引导语:我们吃剩的果皮、果核应该怎么办?

  4、游戏:摸水果

  引导语:老师这里有一个水果盒,里面装着小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待会儿老师请小朋友

  上来摸一摸,如果你猜出了你所摸的水果,老师就把这个水果送给你。

  5、给水果宝宝穿衣服。

  果园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所有的水果宝宝都没有了颜色。

  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最愿意帮助别人了,现在我们帮水果宝宝穿上衣服,好不好?请幼儿给画好轮廓的水果涂色。教师从旁指导,指导幼儿在轮廓内涂色等。

  小班室内集体游戏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乐于用肢体动作表现雨点欢快地落下、跳跃的情形。区别类似雨声的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能作出反应。

  活动准备:

  塑料纸、听雨盒、手指游戏、一段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一段抒情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小雨滴

  老师:我们一起来做个小雨滴的游戏。(手指游戏)

  二、看动画:

  1、老师带来了两段动画,幼儿观看

  你看到了什么?

  你怎么看出是大雨还是小雨呢?

  2、动画里的雨在下,可他们没有好听的声音,你们想个办法给他们配上好听的声音,出示听雨盒和塑料纸。

  1)分发给每个幼儿一个道具,当我们看到下小雨的动画,就让你手里的东西发出下小雨的声音,看到下大雨的动画就发出下大雨的声音。

  2)你是怎么发出下大雨的声音的?怎么来表示下小雨呢?

  3)请个别幼儿演示大雨和小雨不同的不同声音,让其他幼儿猜。

  3、教师不断更换flash画面,幼儿配合发出不同大小的声音。

  三、情景表演:下雨啦

  1、我们小朋友也来做雨点宝宝,想想,下大雨的时候雨点宝宝是怎么跳的,到地面上怎么样的?播放强烈的音乐。

  你这个雨点宝宝是怎么跳的?为什么要这样跳?

  请小朋友模仿他的动作。

  2。雨慢慢得下得小了,现在雨点宝宝怎么跳舞了?

  幼儿跳,教师播放柔和的音乐。

  你是怎么跳的?为什么要这样跳?

  请个别幼儿示范,其他幼儿模仿。

  教师切换不同的音乐,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现。

  3、雨点宝宝跳舞跳得累了,要回去休息了,和大家说再见。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小班室内集体游戏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开始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为了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搭建纸杯的快乐,喜欢探索,愿意在活动中和同伴合作游戏,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借用废旧纸杯一物,让孩子探究一次性纸杯的多种玩法,充分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流程】

  探讨纸杯的用途——好玩的纸杯游戏——好玩的纸杯玩具

  其中,探讨纸杯用途环节主要是通过“讨论哪里见过纸杯,纸杯用来做什么,可以怎样玩”,激发幼儿的想象思维。纸杯游戏环节主要是通过探究尝试纸杯可以怎样玩,集体感受从“单个纸杯在身体上怎样玩”到“单个纸杯在地面上怎样玩”到“地面上纸杯高一层怎样玩”到“多个纸杯在一起怎样玩,体验合作搭建的快乐”。各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活动有层次的开展和进行,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做游戏的快乐。

  【教学方法】

  示范法、创编法、练习比赛法、合作游戏法

  【重难点】

  探究一次性纸杯的多种玩法

  【活动目标】

  1、探究一次性纸杯的多种玩法

  2、与同伴合作进行搭建游戏。

  3、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准备】

  一次性纸杯、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探讨纸杯的用途

  谈话导入:在哪里见过纸杯? 纸杯可以用来做什么事情?

  二、和纸杯做游戏

  (一)单个纸杯的玩法

  1、探究单个纸杯的玩法(请幼儿尝试)

  2、集体体验单个纸杯放在身上的玩法

  3、集体体验单个纸杯放在地上的玩法

  (二)两个纸杯及多个纸杯的玩法

  1、再增加一个纸杯,将地面上的纸杯变高以后的玩法(两个纸杯的玩法)

  2、多个纸杯放在一起可以怎样玩?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大杯口朝下或小杯口朝下)幼儿两人一组,体验玩塔建游戏的快乐,

  3、教师总结:谁搭建的高楼最高,谁的高楼最奇妙。请幼儿用最快的速度将纸杯扣在一起,也是一种玩法,并且锻炼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三)除了我们的这些玩法,纸杯还可以做什么?

  出示纸杯作品

  【活动延伸】

  “听话筒”游戏。

  小班室内集体游戏教案 篇5

  游戏目标

  在活动中来复习学过的知识。

  通过传花训练幼儿反应速度。

  游戏准备

  小鼓一个。

  花球一朵。

  卡片(儿歌、拼音、数字)

  游戏玩法

  1、教师把凳子围成一个大圈,让孩子们坐在一起,教师站在孩子们的中间。

  2、教师面前放好卡片和小鼓,把花球放到孩子们的手里。

  3、游戏开始,教师击鼓,鼓声响起孩子们就要快速传动手中的花球。一次只能传给一个人,必须传到手里才能往下个人传,循环继续传,

  4、鼓声停止,花球就要停止传动,花球停在谁的手中。谁就要抽取一张卡片,把内容读给大家听。如有读错的地方,教师要给及时改正。

  游戏规则

  1、要按照一个顺序进行传动,不可以传错方向。

  2、鼓声停止,花球就不可以在传动了。

  3、传花球的时候要每个人都必须传到,不可以跳传或者漏传。

  4、在场的孩子们都是监督员,要互相监督伙伴。

  5、违反游戏规则的也要抽取卡片读出内容。

  小班室内集体游戏教案 篇6

  目标:认识手指名称

  方法:两手放到腿上准备。然后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一只小手出来了,[举起一只手]一只小手也出来了[举起另一只手,两手手心相对]

  大拇指见面点点头,点点头。[左右手大拇指各弯曲两次]"你好,你好"[左右手大拇指各弯曲一次]

  食指见面弯弯腰,弯弯腰。[左右手食指各弯曲两次]"你好,你好"[左右手食指各弯曲一次]

  中指见面顶顶头,顶顶头。[左右手中指相碰四次]"你好,你好[左右手中指碰两次]"

  无名指见面亲亲脸,亲亲脸[左右手无名指轻轻磨擦]"你好啊,你好啊"

  小拇指见面勾一勾,勾一勾[左右手小拇指勾在一起拉两次]"你好,你好"[小拇指勾住拉两次]

  两只小手要回家[两手相对]"再见,再见[手指全部弯曲左右手各一次]

  一只小手回家了[将一只手放在腿上]一只小手也回家了[将另一只手也放在腿上]

  又如:猜物游戏:老师将糖果放在一只手的手心,捏紧拳头,念儿歌:公鸡头,母鸡头,糖糖在哪头,在这头,(伸出左手)在那头,(伸出右手)请你猜猜在哪头。幼儿猜猜。猜到糖果归幼儿。

  1.桌面滚球

  目的:

  练习在桌子上滚球,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准备:

  三张桌子,一个大球。

  玩法:

  将三张桌子并齐,两名幼儿分别站在桌子的两端,一名幼儿从桌面上把球滚向对面的幼儿;对面的幼儿接到球后,再从桌子下面把球滚回去。没有接到球或球从桌面上滚落下来的幼儿要下场,由下一名幼儿替换。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建议:

  提示滚球的幼儿掌握好球的滚动方向、接球的幼儿手眼要配合好。

  2.猫捉老鼠

  目的:

  练习躲闪爬,发展身体的灵活性。

  准备:

  猫和老鼠头饰,将两张桌子纵向并在一起。

  玩法:

  戴老鼠头饰的幼儿在桌下爬,戴猫头饰的幼儿在"洞口"(桌子的两端)捉"老鼠"。"老鼠"要注意边爬边躲闪。"猫"摸到"老鼠"的身体,就算捉住了。

  建议:

  根据活动室的空间确定桌子拼接的长度。

  3.退得快

  目的:

  练习退爬,发展身体的协调性。

  准备:

  将几张桌子纵向拼接摆放。

  玩法:

  幼儿依次从桌子的一端爬上桌面,身体向后倒退着爬到桌子的另一端,然后下来。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建议:

  幼儿熟悉游戏的玩法以后,可以将桌子摆成多种形状,如:四方形、三角形等。

  4.上上下下

  目的:

  ① 练习钻、攀爬,发展动作的灵活性。

  ② 发展四肢的协调能力。

  准备:

  两张桌子拼接起来为一组,设计两三组,间隔摆放。桌子下面铺设海绵垫子。

  玩法:

  幼儿以桌子的一端为起点,先在第一组桌子下钻爬,再站起来从第二组的桌子上面爬过去……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建议:

  桌子的间隔距离要适当,不宜太小。

  小班室内集体游戏教案 篇7

  一、情况分析

  初进幼儿园的小班孩子是喜欢玩“角色的游戏”的,虽然他们对“角色游戏”这个名词并不理解。但是面对着教室里琳琅满目的玩具孩子们会忍不住地去摆弄摆弄,在与玩具的“交流”中他们会很简单地模仿成人的一些动作,比如:抱着娃娃的孩子会去找碗、调羹喂娃娃吃饭;玩煤气灶的孩子会不停地炒啊炒;拿着剃头刀的孩子会要找个人来替他理发……与此同时,孩子们还会出现一些相当简单的语言比如:“你别哭懊!”“你吃呀!”……孩子们把娃娃看作是有生命的,对玩具是当真的在操作。

  当然,有些小班孩子会在别人的“津津乐道”中“迷失方向”,旁观别人的游戏或者自己拿着玩具不玩耍而愣愣地看着别处,这是九月份小班幼儿游戏中常常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因此,为幼儿提供较多的形象逼真的玩具,鼓励幼儿大胆玩耍是教师主要的任务。

  二、游戏目标

  1.喜欢幼儿园的玩具,认识幼儿园玩具。

  2.愿意在游戏中大胆地按意愿玩耍。

  三、游戏准备

  为小班幼儿提供角色游戏的准备材料,教师首先要考虑材料、玩具的形象性、逼真性,一个个颜色鲜艳、形象可爱的玩具能促使幼儿产生玩耍、摆弄的欲望,要知道小班孩子是“因为玩具而游戏的”。

  其次为小班孩子提供玩具要有一定的数量,要求小孩子谦让,协商玩具是相当相当困难,这是他们年龄造成的。教师只有提供好几个娃娃、好几个听诊器、好多针筒、碗、调羹,才能真正满足幼儿的游戏心理。最后要提出的是小班幼儿的玩具提供不需要太复杂,诸如提供一个电动洗衣机还不如提供多几只盆子、锅子要来得好。

  四、观察指导

  1.自由选择

  教师观察幼儿在已经创设的环境中自由地选择,如在三个娃娃家、一家医院、一家理发店里幼儿自己走进“主题”按兴趣摆弃自己喜欢的玩具,无论幼儿的选择是怎样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这里教师还要观察那些“游离在外”的孩子们、适当地为他们介绍一些玩具来引发他们兴趣、甚至带领他们和他们一同游戏也是很有必要的。

  2.自主展开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情形是各不相同的,在指导小班幼儿的游戏时,教师必须以观察幼儿的动作,语言作为重点,其实对幼儿来说能够和玩具“交流”这就是“创举”。教师要用“极其欣赏”的心态来观察幼儿,如喂娃娃吃饭、修煤气灶。给娃娃打针、用听诊器为娃娃诊断毛病、抱娃娃看病、去坐公共汽车等等。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地与幼儿交流,用交流来解释幼儿的行为,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生活、模仿成人劳动,比如教师说:“你是这个娃娃的爸爸吗?你很喜欢娃娃的,是吧?”,“娃娃生病很厉害的,所以你给他打针,对吗?”“唷,妈妈你给娃娃喝牛奶,娃娃长得白白、胖胖的!”……小班幼儿在这样的言语中能逐渐了解自己的角色身份。也能从中慢慢地明白自己的行为、语言和角色身份的关系。

  3.自发交流

  要求小班幼儿喜欢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游戏体会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的,教师在学期的初期首先应提供最宽松的环境让幼儿喜欢来讲讲游戏中的事,比如讲讲游戏的角色身份、教师可以告诉小朋友,“今天这个孩子手里抱着一个娃娃,她是谁呢?”“我是妈妈!”孩子这样说就非常好,还有孩子上来手里拿着听诊器“这是谁呢?”“我是医生,”教师还可以让大家一起称呼他:“医生好!”孩子们会在同伴们友好的称呼中得到心理满足。

  应当注意小班的幼儿对社会、家庭的许多成员是了解的,但是他们会忽略自己的性别,男孩子做“妈妈”,女孩子做“爸爸”:男孩子做“医生阿姨”,女孩子做“警察叔叔”是常有的事,教师应认可这些现象,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幼儿会逐渐纠正,更何况这是在游戏之中。

  小班室内集体游戏教案 篇8

  《切西瓜》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2、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1、已认识西瓜,了解西瓜的外形特征。

  2、吃过西瓜。

  3、毛毛虫的头饰。

  【活动过程】

  1、带领孩子做热身运动。

  2、讨论西瓜的外形特征。

  猜谜语导入课题。

  师:西瓜长得什么样?我们想一个什么好办法,让大家变成一个大西瓜?(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现在我们变成大西瓜了)

  师:我们用什么办法能变成小西瓜?(幼儿手拉手,小碎步朝圆心走,变成一个小西瓜)

  3、游戏:切西瓜

  幼儿围成圆圈,教师示范讲解游戏规则,师幼共同有节奏地念儿歌:“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教师边走边有节奏的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儿歌念完时,教师的手停留在哪两位小朋友中间,这两位小朋友就把手放开,拉着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圆心跑,表示西瓜被切开了。

  4、教师扮演毛毛虫来吃西瓜练习切西瓜游戏。

  5、请2名幼儿扮演毛毛虫的朋友练习从三处切西瓜进行游戏。

  6、放松活动。

  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做放松活动。

  师:毛毛虫和他的朋友们高兴的说:“谢谢大家,谢谢大家,我也给你们准备了好吃的水果,咱们一起到我家里去吧。

  小班室内集体游戏教案 篇9

  游戏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细心,四肢平衡能力。

  2.喜欢集体活动,积极参与。

  3.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游戏准备:

  班级床6张,长橡皮筋3条,红色雪花片,小凳子。

  游戏玩法:

  将所有的桌子四脚朝上,橡皮筋在所有桌子的脚上高低、错落有致的拉开,小凳子随机摆放在火线内,当地雷区,并在拉出的每条橡皮筋上夹上雪花片,幼儿从外面慢慢进入火线内,不触碰火线,避开地雷区,在听到炸弹爆炸的倒计时时,马上进入安全区,避开炸弹才算成功,安全区就是每一张桌子内。

  游戏规则:

  幼儿进入火线区内的时候身体的任何一部分触碰火线,雪花片摇晃和掉落就被视为受伤,退出火线区,在进入安全区之前也要避免身体碰到火线,炸弹爆炸还没有进入安全区的就被认为受伤退出火线区,危险过去后,幼儿继续,教师可以适时改变桌子的摆放和橡皮筋的变化,以增加难度。

  游戏反思:

  今天我们班级玩了穿越火线的游戏,布置完场地后,孩子们都特别兴奋,都讨论着今天我们玩什么,有人说是跳皮筋,有人说抓鱼,等我说完游戏玩法后,孩子们跃跃欲试,于是我请所有的幼儿进行尝试,接着请他们总结经验,但在正式开始后,我就发现出现了大问题,所有的孩子在游戏中最多的关注不是自己有没有碰到火线,而是其他小朋友有没有碰到火线,所以班级里非常的嘈杂,都是小朋友在说,谁谁谁碰到了,你要出去,去疗养站,慢慢的孩子之间的气氛有点紧张了,我马上请所有的幼儿进入安全区,和孩子们讨论,所以让孩子们了解这个游戏的情景,这是是军事演习,你们现在是一个团队,所有的人都是去执行任务的,所以你们要做的是完成自己的任务,然后去帮助自己的队友,而贺老师是军官,来监管你们谁不小心,失败的人多了,你们的任务就失败了,接下来活动就顺利多了,孩子们渐渐融入游戏情景中,小心的行进,帮助队友,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希望我下次再玩这个游戏,而我要做的就是下次,如何设计游戏,让游戏更加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并相互合作。

  小班室内集体游戏教案 篇10

  观察对象:

  雅雅(6岁2个月),贝贝(3岁8个月),乐乐(6岁3个月)

  年龄段/班:

  混龄

  观察时间:

  15:20~16:20

  观察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于教育于各项活动当中之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在教育建议中也指出“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我园是按年龄分班,在前期的户外角色游戏中,小朋友们有了混龄玩的经验,在室内角色游戏中许多小朋友们也产生了去隔壁班玩的愿望,因此,我们开展了“大带小”的室内混龄角色游戏活动,每周取若干个时间点开放各个班级的活动区,让幼儿自由穿梭其中寻找同伴开展游戏活动,让大孩子和小孩子在大家庭式的游戏环境中充分互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本班是大班,左右两边分别是两个小班,本班幼儿在与小班幼儿一同游戏中完成从“适应”到“接纳”再到“共同游戏”,在这一“大带小”的游戏过程中,大班幼儿多充当领导者与组织者来带领小班幼儿游戏,以至于缺乏对小班幼儿的谦让、关爱与责任,怎样通过混龄角色游增加本班幼儿的责任感,成为了本班最为关注的问题。

  观察目标:

  如何利用混龄角色游戏增强幼儿的责任感

  观察过程:

  实录与分析

  观察实录:

  案例一

  游戏开始了,“海之家餐厅”的工作人员穿戴好服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就位了,顾客们也从走廊的“材料超市”里拿了包包和手机等工具。这时来了一个小班的幼儿,站在门口一动不动,有点不知所错,雅雅牵起了一个小女孩的手,说“:我们一起去玩吧!”小女孩点点头,雅雅又问:“你叫什么名字啊?”小女孩说:“我叫贝贝。”雅雅笑着说:“那你当我的宝宝,我当妈妈,好吗?”贝贝回答:“嗯……好。”

  雅雅说;“我们一起去餐厅吃饭吧,要自己去选食材哦!”说完她在餐厅门口的`架子上拿了一个大托盘、两个纸盘、一个夹子,贝贝跟随着她进入了生鲜自选区,雅雅夹了一些蔬菜和鱼放在纸盘里,贝贝先只是看着她做这一切,过了一会儿她也开始选食材,但她并没有用夹子,而是用手去拿,雅雅看到后惊呼:“不能用手拿,用手拿不卫生,要用夹子,你也去门口拿一个夹子吧!”

  贝贝拿了夹子和纸盘后,夹了好多食物,雅雅端起大托盘说:“宝宝,把你的食物放在上面,我要去收银台付钱啦,你先去坐一会儿。”

  于是贝贝就在一个人餐桌旁的椅子上坐着等妈妈,此时收银台需要排队,而雅雅在却收银台旁玩起手机,迟迟没有回来……

  行为分析:

  在结伴而行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贝贝作为小班幼儿,因年龄小社会交往经验缺乏,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显得较为胆怯,但对新朋友是接纳的态度。而雅雅作为大班幼儿,交往能力比较强,能够主动结交新朋友,主动发起游戏,并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在她的带领下贝贝已经学会自助选食材了,但作为“新手妈妈”雅雅在游戏中,只是充当领导者来分配“任务”,责任感稍显不足,买单时让“宝宝”一个人坐在餐厅等待,自顾自玩起了别的游戏。

  案例二

  乐乐(服务员)看到贝贝(宝宝):“这是谁家的宝宝啊,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妈妈呢?”贝贝指着收银台方向回答:“妈妈在那边。”乐乐大声道:“宝宝一个人在餐厅,是很危险的呢,被坏人带走了怎么办?”

  雅雅(妈妈)听到了赶紧过来:“宝贝,你跟我一起吧。”贝贝紧紧跟随雅雅,在收银台用手机扫码付款后,雅雅得到了一个号码牌:“我们是2号!”接着她把托盘的食物送到厨房加工,对厨师说:“不要加辣椒,我的宝宝不能吃辣的。”雅雅带着贝贝坐到餐桌旁,忽然又想起来一件事:“我们一起去拿筷子吧,你会用筷子?”贝贝回答:“不会。”“没关系,我帮你拿一个叉子,我们还可以拿两杯奶茶,是免费送的呢。”这一次,雅雅没有留贝贝一个人……

  服务员乐乐叫号了:“2号,2号在哪里!”雅雅大声回答:“在这里,在这里!”乐乐把餐送到了,她们开始吃起来。进餐过程中,雅雅不时夹菜喂给宝宝:“宝宝乖,要多吃蔬菜!”当贝贝用嘴咬住吸管喝奶茶时,雅雅提醒她:“不能用嘴咬吸管,只能假喝哦!”

  吃饱喝足后,雅雅:“宝宝,吃完饭我们去照相馆玩好吗?”贝贝:“好哇,妈妈,太好了。”贝贝起身准备离开,雅雅说到:“我们要把餐具收好,食物放回去才能走……”

  行为分析:

  在服务员乐乐的提醒下,“新手妈妈”雅雅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不再让宝宝一个人,并成为了“榜样妈妈”。大班幼儿处于爱照顾比自己年龄小的幼儿的阶段,混龄角色游戏则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雅雅一直在关心和帮助贝贝,考虑到宝宝不能吃辣,特意嘱咐厨师“不要加辣椒”,还帮贝贝拿适合的餐具,提醒贝贝不能用嘴咬玩具吸管,要收拾好玩具才能去下一站玩,这种关爱他人的行为,收拾玩具的责任心,不仅有利于自身社会情感的发展,对贝贝也发挥了榜样的作用。

  观察分析与反思:

  (一)支持性策略

  1.丰富角色认知,了解角色的职责

  《指南》中建议:“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的行为规范或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需要遵守一些规则。幼儿扮演的角色反映了现实的生活印象,模仿呈现了成人的日常行为,但部分幼儿在角色游戏时,对角色的职责认识不够,对自己扮演的角色理解肤浅,例如案例中,雅雅扮演的“妈妈”买单时让“宝宝”一个人坐在餐厅等待,教师要在游戏前提供相关资料,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提高幼儿对角色的认知,帮助幼儿了解“妈妈”这一角色的职责和“妈妈带娃”时的要注意事项。同时,在游戏时,教师要多关注、多观察,在适当的时机,可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提醒幼儿不能擅离职守,引导幼儿增强责任意识。

  2.混龄结对子,共同商定“大带小”的游戏规则。

  经观察发现,小班的幼儿在混龄游戏中,比较胆怯,自主性不是很强,例如案例中的贝贝,一开始是不敢进大班教室,可能是弟弟妹妹们跟哥哥姐姐不是很熟悉,不敢跟着“陌生”哥哥姐姐玩。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商定“大带小”的游戏规则,采用“一对一”或“一带二”互相结对子的方法,每位大班幼儿固定带一到两位弟弟妹妹,增进孩子间的感情,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还可以将“大带小”活动渗透到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如区域活动、户外活动、散步等其他活动时间与结伴的弟弟妹一起玩。引导大班幼儿从感受和弟弟妹妹一起游戏的快乐开始,学习如何让与比自己小的同伴交往,在游戏、生活中学习关心、照顾他人,体验帮助比自己小的同龄人的快乐和自豪感,随着交往的深入,相信孩子间的配合会越来越默契。

  3.游戏回顾,及时开展有效的总结评价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每次游戏结束整理好区域后,教师应该让幼儿们静静地坐下来,回想游戏时成功与失败的地方,互相评价自己或同伴的角色。在幼儿互相评价后教师也要及时评价,对于尽职尽责和有创造性游戏的幼儿,教师要表扬和鼓励,对游戏中存在的问题要强调和指导,这样会让幼儿更加有自信。例如,案例中的雅雅,教师要表扬她热情主动结交新朋友、主动发起游戏,在游戏中关心照顾“宝宝”,结束后带“宝宝”一起收拾整理玩具,这也是非常有责任心的表现,是值得肯定和大家学习的,但游戏中也有问题,排队时让宝宝一个人在餐厅等,但好在经过提醒后很快就改正了,如何当一位有责任心的好“妈妈”,在带宝宝时需要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呢?可以请雅雅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来谈一谈。让幼儿在鼓励和表扬中体会到游戏给自己带来的快乐,通过谈话增强责任意识,幼儿就会在以后的游戏中更加尽职尽责,收获良好的自我感觉、同伴的赞许、老师的表扬,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反思与感悟

  著名教育家马卡边柯认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因而没有互相体贴、照顾的经历,没有互爱互助、相互模仿、共同努力和共同分离。这不利于发展儿童的集体主义意识,而会导致儿童个人主义的蔓延。”现在的独生子女占相当大的比例,父母过分保护,娇宠溺爱,事事代劳的现象十分普遍。作为幼教工作者,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幼儿的责任心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我园的混龄角色游戏活动是在角色游戏活动时间,全园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孩子混合在一起进行的活动,混龄角色游戏可以较好弥补同龄教育及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的不足,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异龄观摩学习的机会。

  生活经验表明,小的孩子对大的孩子常常有一种崇拜心理,而大的孩子则喜欢在小的孩子面前逞能。年龄小的幼儿同时希望和比自己年龄大的幼儿交往,他们认为年龄大的幼儿比自己的能力强,是自己心中的”英雄”,是他们未来发展的目标,这样的崇拜、羡慕是交往的原动力。年龄大的幼儿也喜欢与年龄小的幼儿交往,幼儿的心理中有被肯定、被承认的需求、这种需求仅仅通过成人的评价并不能够满足,他们更喜欢同伴间的赞扬、肯定、追随,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还有心理和行为上的承认,和年龄小的幼儿交往中充分的展示了自我,同时也付出了爱,懂得如何关心幼小,照顾、帮助别人,责任心在行动上有了很大的体现。而小班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在获得关心体验的基础上,对责任心也有了感受和认识。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上一篇:中班音乐活动夏天教案

下一篇:幼儿园小班《放风筝》活动教学教案设计